从月入350元的打工妹,到变成带动30多人作业的服装公司创始人。有这样一位藏族姑娘让藏装走出高原,更让200余名残疾人和贫穷妇女握起针线、捧起期望。
国家方针的暖阳、陌生人的援手,连同她骨子里的干劲,织就了从10平方米小店到年出售额近300万元的蜕变。
这位高原上的“瑰宝青年”,正用一针一线,把个人的愿望织进西藏开展的画卷里。今日,来知道这位90后藏族姑娘——卓玛曲西。
这些精巧的藏族服饰,不论是承载着年月沉积的传统样式,仍是更适合现代日子的精约样式,都出自这位90后姑娘卓玛曲西。
2018年,卓玛曲西在昌都创办了这家服装公司。
卓玛曲西:咱们小时分藏装特别贵,没有现在的布料,都是羊毛的。有些三四千元,一万多元的也有。每次看到家里条件好的那些人穿藏装,特别仰慕他们,一向在想自己什么时分能穿上这种藏装。
卓玛曲西出生在昌都市洛隆县,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,日子过得并不宽余。
卓玛曲西:爸爸妈妈在种田,爷爷奶奶在看牛。不说远的当地,都没去过自己县里,我也没有听说过他们想出去改动自己的日子。
由于家境欠好,卓玛曲西早早外出打工,其时一个月收入只需350块。
卓玛曲西:一向这样打工,也改动不了家里的日子。我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,我这一辈子也是这样,我必定会生孩子,我的孩子也是这样。所以我觉得我一定要创业,改动自己的人生。
由于爸爸和爷爷都会制造藏装,卓玛曲西就想着学会这门手工,将来开一家小作坊。
在此之前,这个世代与土地为伴的家庭里,历来没人触碰过“生意”二字。当卓玛曲西提出开店经商时,家人简直都是对立的。
卓玛曲西:反正行也好,不可也好,我一细
创业之初,没有资金、没有手工,那几年,卓玛曲西曲折在昌都、拉萨和四川甘孜的藏装店,一边当出售员,一边学习藏装取舍。
2016年,卓玛曲西回到昌都,计划开一家归于自己的藏装店,倾尽多年积储盘下一间10平方米的店肆后,能用来进货的资金现已所剩无几。
卓玛曲西:那个时分我走运遇到了一个好姐姐,她说先拿货,出售完今后再给钱就能够,没想到陌生人会这么帮我。乡村家庭来说,借钱多难都知道,一两千块借都借不到,我觉得外面的国际好心人也许多。
小作坊到服装公司 年代开展助力曲西圆梦
卓玛曲西的小店开始运营并不顺畅,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布料贵、进货途径单一。她几经曲折,从高原到滨海,终究在杭州找到一家布料源头工厂,本钱大幅下降。
卓玛曲西:刚开始咱们开小作坊的时分一向从拉萨拿布料,那个时分特别贵,1米35块,后来咱们去成都拿,1米30块钱左右。一向在找原厂家,咱们找到了杭州,1米不到20块钱。
本钱下来了,再加上样式新、价格实惠,卓玛曲西的小店生意渐渐进入了正轨。
由于生意越来越好,2018年,卓玛曲西萌生了一个更斗胆的主意,自己开一家藏装作坊,从规划、出产到出售,构成一条完好的产业链。
卓玛曲西:自己开一个小作坊,首先是价格方面能够低一点,我也能够招几个工人,一起也改动了他们的日子,让他们的家庭像自己相同渐渐改动。
2021年,卓玛曲西的小作坊又晋级为服装公司,这一步大跨过,离不开多方力气的支撑。
近年来,西藏自治区活跃执行国家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税收减免方针,卓玛曲西的公司能享用各种税收优惠叠加。当地妇联、农业乡村局等各级部分也先后为她的公司发放各类补助合计23万元。
卓玛曲西:国家有那么好的方针,他们那么支撑我,我今后必定会越来越好,自己都信任自己。
现在公司现已开展到30多人,其间1/3都是残疾人。20岁的聋哑姑娘嘎松拉姆便是其间之一,她本年4月来到公司,仅用3个月时刻便熟练把握了藏装缝制的悉数技艺。
卓玛曲西:教她的时分刚开始特别难,咱们说的她听不到,我不会用手语,对她这种人进行培育,咱们觉得值得。
这些年,公司联合当地妇联现已累计训练了200余名残疾人和贫穷家庭妇女,经过教授藏式服装的规划、缝制等技术,协助她们把握才有所长。有的自己开设了小型加工点,有的进入卓玛曲西的公司作业。
上一年,公司的出售额挨近300万元,不只出产的藏装远销四川、青海等地,并且还经过打通布料收购途径,下降本钱,让顾客花一百多块就能购置一套夏日藏装,冬装也只需四五百块。
卓玛曲西也正在逐渐完成“人人穿上实惠藏装”的愿望。
卓玛曲西:我觉得一个人的尽力能够改动三代人,现在,我自己的小日子也过好了,孩子我自己打了一点点根底。现在国家的方针也是那么好,学习各方面的时机也是那么好,所以我觉得他们必定会比咱们好得多。
十多年的摸爬滚打,卓玛曲西不只活成了爸爸妈妈眼中最欣喜的容貌,也活成了自己心中最想要的容貌,更活成了孩子们心中最好的典范。
在广袤的西藏大地上,还有千千万万个像她相同的“卓玛”,她们怀揣着对日子的酷爱与愿望,用勤劳的双手,织造着归于自己的美好华章。
【责任编辑:王会】